重選一弱磁選一強磁選一酸性正浮選流程對一選車間進行第二次工程改造。1987年投產,取得了鐵精礦品位63.50%、回收率70.00%以上的較好指標。
該工藝于1988年間研究所試驗廠進行了工業試驗,取得的選礦技術指標:原礦品位29.16%,鐵精礦品位65.22%,尾礦品位9.69%,金屬回收率78.28%。
二段為咖3200 mm×3100 mm格子型球磨機和咖2.4 m設計指標:原礦含鐵品位32.50%,精礦含鐵品位58.00%,尾礦含鐵品位11.64%,回收率
確保人磨粒度達標,提高一段磨礦效率。二選車間選礦技術規程中+12 mm粒級含量小于10%。
對外提供所需的磁場,對內既完成對磁性礦物的預磁化又在筒壁上形成磁性墊層,達到保護給礦筒的目的,使其使用壽命大幅度提高。
獲得了鐵精礦TFe品位58.12%、反浮選作業回收率91.83%,脫泥一反浮選全流程回收率69.43%、精礦中磷含量0.37%的技術指標。
其中條帶狀構造按礦物組成不同可分為黑色條帶、白色條帶和灰綠色條帶;條帶按寬窄可分為粗條帶狀構造、細條帶狀構造、條紋狀構造和隱條帶狀構造。
細碎破碎機與篩分設備組成閉路,最終產品粒度:1系列為69.14%一12.5ram,2系列為55.19%一12.5 mm。
主要脈石礦物石英為他形粒狀,粒度變化較大,其內部常常不純凈,有碳酸鹽、硅酸鹽及鐵礦物的包裹。
變晶結構是鐵礦物與石英緊密相嵌構成的不等粒等軸狀或不等軸狀花崗變晶結構;鱗片狀變晶結構主要是綠泥石呈片狀或鱗片狀定向排列與鐵礦物構成的變晶結構,使鐵礦物常常以極細粒包裹體存在于綠泥石中
但綠泥石型礦石東部、西部鐵礦物和脈石礦物粒度基本一致;東部碳酸鹽礦石的鐵礦物粒度粗于西部礦石,而脈石礦物粒度比西部礦石粒度細。
比優化調整前提高了8.33個百分點,二段分級旋流器溢流一0.074 mm占90.08%,比優化調整前提高了3.58個百分點,且現場主要技術指標精礦品位等保持了原有水平。
原礦品位30.50%,鐵精礦品位66.00%,尾礦品位10.00%,金屬回收率78.60%,球磨機臺時處理能力80 t。2007年6月二選車間停產,進行全廠設備大型化改造,
在給礦濃度波動幅度比較大(20.51%~35.04%)的情況下,SCT一西4500 mm磁力脫水槽精礦濃度波動范圍為5.86個百分點(35.54%~41.40%),尾礦濃度波動范圍為0.54個百分點(0.25%~0.79%)
就顯示在提質方面的巨大優勢,很快精礦品位提高到64.50%以上,解決了鐵礦石選礦多年沒有解決的難題。
混磁精礦部分再進行一次粗癬三次掃癬一次精選的反浮眩粗、細粒分選出的精礦合并為最終精礦,掃中磁尾礦、強磁尾和反浮選尾礦合并為綜合尾礦。
產品粒度組成更加合理,一20 mm粒級含量提高19.42%,+75$mm粒級含量降低20.59%,為后續作業創造了好的條件。
二段球磨機磨礦介質由西60 film鋼球改為西35 mm×45 mm棒球的工業試驗。為了解決格子型球磨機改為溢流型球磨機后產生的過磨問題,進行了磨礦介質的工業試驗。
鐵礦石平均全鐵含量30.62%,其中表內礦平均全鐵含量31.57%,表外礦平均全鐵含量23.83%。
此外,還有少量含褐鐵礦或粘土的變種以及含角閃石的變種的鐵礦石,前者分布于地表,后者則分布于深部。
采用SLon型立環脈動高梯度強磁選機和中磁機,是理想的拋尾設備,其中60%以上的尾礦由高梯度強磁選作業拋掉。
以保證輸出塊礦的塊度要求。二篩分增加4臺1800 mm×3 600 mm自定中心振動篩,使破碎篩分最終產品小于12 mm含量達75%,球磨機臺時生產能力由53 t提高到55~58 t。
原礦品位29.73%,鐵精礦品位67.44%,尾礦品位10.25%。主要中間參數和指標,一次溢流粒度54.93%一0.074 mm,二次溢流粒度87.32%一0.074 mm,二磁精(一段篩人篩)品位61.09%,粒度為90.26%一O.074$mm
流程中兩段細篩均采用篩孔尺寸0.09 mm×o.09 mm的MVs高頻振網篩。篩分效率和篩下產率均較高,經考查計算。
年處理原礦200萬t左右。1998年以來,通過分步改造,逐步將鐵精礦品位由63.30%提高到2CHDO年的6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