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礦方法選擇的實踐中,主要是根據類似條件礦山的實踐經驗,采用類比法進行采礦方法方案選擇和比較。在一般情況下,在初選幾個方案之后,經過第二步技術經濟分析,便可選出適合的采礦方法。只有當經過技術經濟分析之后,仍然難分優劣的2~3個采礦方法中,才進行第三步的技術經濟比較,末了選出出眾采礦方法。
向相鄰采場松散礦巖側向擠壓落礦方案的使用條件是:礦體較規整,厚度在中厚以上(卓越是厚的),賦存要素穩定,松散礦巖的側部面積變化不大。
我國目前在有底柱分段崩落法中,炮孔排列,廣泛采用扇形與束狀,如此可減少鑿巖井巷數量與鉆機移動時間,提高鑿巖效率。然而,扇形炮孔落礦質量差、大塊產出率高,二次破碎的炸藥消耗量大,采場電耙出礦效率低。
放出橢球體的概念是指從采場通過漏斗放出的一定體積Q大小的松散礦石,該體積的礦石在采場內是從具有近似橢球體形狀的形體中流出來的。也就是說,放出的礦石在采場內所占的原業空間為旋轉橢球體,其下部為放礦漏斗平面所截,且對稱于放礦漏斗軸線。
前列階段是采場尚未進行切割落礦,此時電耙道上部是完整的礦體,雖然也有較大的地壓,但由于整體礦石本身尚有一定的承載能力,可將地壓轉移到較大范圍的巖體承受,故底部結構承受上部的壓力是比較小的。
錨桿及噴射混凝土支護,可使圍巖與支架形成一個整體,提高錳礦巖自身的穩固性和支承能力,故而有良好的支護性能。根據中條山有色金屬公司的經驗,噴射混凝土的厚度以150mm為宜。
當錳礦石塊度比廢石大,應采用前傾端壁,端壁傾角75°~85°。 塊度較大的錳礦石吸收了較多的壓力,流動能力減弱,但端壁前傾,錳礦石與端壁之間的壓力降低,大塊放出速度加快,可以減少堵塞,較小的廢石就不易混入。
回采巷道的合理布置可減少礦右損失,提高純錳礦石回收率,可以從兩方面采取措施:$一方面盡量減少本分段的脊部損失礦量;另一方面在下分段將它非常大限度地回收回來,為此,上下分段回采巷道應采用菱形交錯布置,使每次崩落的錳礦石層為菱形體,且使它與放出橢球體輪廓相符,以大幅度減少錳礦石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