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5-30 11:36:41
作者:世邦機器
斷層
本礦區斷層共分兩期十組。早期五組,晚期五組,分布及特征如下:
早期五組
前列組:分布在南翼西段和西南部東段,為緩傾角逆斷層,傾向南東一南南西,斷距40―50米,長度200―700米,破碎帶很窄。
第二組:廣布全區,為傾向南南東一南南西的緩傾角正斷層,斷眶兒米一120米,民度400―800米,破碎帶寬約10―30厘米。
第三組:分布在西部,為傾向南東東的陡傾角逆斷層,斷眶小于30米,長度400―500米。
第四組:為傾向北東東一南東緩傾角逆斷層,斷距10―20米,長度數百米。
第五組:分布在西南部,為陡傾角旋扭斷層,一般東段傾向南東,西段傾向北西,斷距20―80米,長度200一1170米。錳礦生產線上要求比較嚴格,并且錳礦生產線上有著一套很精細的生產工藝流程。破碎帶很窄。
晚期五組
第六組:傾向南西一北西陡傾角正斷層,規模小,破碎帶窄。
第七組:主要分布在南翼西段和北翼東段,在區內較發育,為傾向北北西一北東陡傾角正斷層,斷距10―30米,長度300米左右,斷層面不平,破碎帶窄,部分切割第二組斷層。
第八組:主要分部在西部,為傾向南東一南西的陡傾角逆斷層,斷距30―60米,長度400―800米,破碎帶不寬,并多已膠結。
第九組;分布在礦區東端,為平推斷層,規模較小,產狀不詳。
第十組:主要分布在礦區東段,規模較大,多數切割其它組斷層。
除以上十組外,本區小斷層甚多。3.褶皺和斷層的相互關系
二者走向基本一致,一般僅有5°一25°的交角,南翼斷層往西延伸比褶皺往西延伸略往北偏,北翼斷層往西延伸比褶皺往西延伸略偏南,褶皺比較強烈的地方斷層也發育。
-END-
斗南錳礦有兩個含礦層位,各有二、三個主礦層,單層平均厚1―2米,火廠泥巖與灰,片或泥質粉砂巖與灰巖之間。
分布于礦區北部及向斜東西兩翼。礦體產于第四系紅土層中。頂板為棕黃、棕紅色疏松紅土,底板為同樣的紅土或為基巖風化殘積土,或下含錳夾層礦。
礦石主要礦物組分為菱錳礦、赤鐵礦、石英、重晶石、方解石以及少量方鉛礦、閃鋅礦、黃鐵礦等硫化物。
由于壁的結構形式和參數與純錳礦石放出體吻合得比低分段好,放出純錳礦石比重大,故總的貧化率比低分段校當回收率為80%時,壁方案的貧化率僅為2%,而低分段則高達15%。
據初步分析,成礦物質的來源,與母巖有著重要的關系。據本區各地層剖面及部分鉆孔所取金屬量光譜分析統計,礦區西緣上元古界板溪群及含錳巖系下伏砂礫巖層中錳的含量達0.07―0.120%
在采用中深孔、深孔落擴的采礦方法中,或采用塹溝、平底受礦的底部結構中,為創造初始回采的自由面和補償空間及形成受礦空間,均需開掘切割槽。切割槽的形成一般是在切割槽內掘進切割天井、切割橫巷、鑿巖巷道、塹溝巷道等工程,而后借助這些工程形成切割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