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6-02 10:34:26
作者:世邦機器
茅口組由北向南巖性有所差異,反映了南北的沉積環境的演化。有的資料認為,早二疊世在棲霞期后,鄂東南地區在譚家橋一線(近東西向)曾局部上升,短暫成陸,然后海侵,于侵蝕面上發育了茅口組淺海硅質―碳酸鹽沉積,底部夾含錳的硅質巖,這種認識應予注意。
含錳層主要由頁巖、硅質巖、薄層灰巖、含錳灰巖,含錳硅質巖組成。各地稍有差異。西部嘉魚金雞山一帶以深灰色炭質碎屑灰巖為主。南部陽新漳州以硅質灰巖為主,北部以硅質巖為主;中部譚家橋以硅質頁巖夾薄層灰巖為主。含錳層在茅口組的位置也不盡一致,譚家橋一金雞山一線位于茅口組底部,而向北在牛角山一帶,鐵錳結核產于茅口組頂部的硅質巖中。
該區錳礦均為氧化錳礦,由含錳巖石風化而成。
大冶譚家橋錳礦,位于大冶縣西南約20公里。為小型風化型錳帽礦床。該礦區介于江南古陸與淮陽隆起之間的褶皺斷裂帶中。錳礦石設備的種類很多,我們經常聽到的有錳礦石加工設備和錳礦石粉碎設備。區內主要構造為田家鎮一殷祖復式背斜,軸向近東西。軸部由志留系富池口頁巖構成,東部狹窄,田家鎮以西寬約5公里,向東傾伏,西部到殷祖一帶,寬7―8公里,西至毛家鋪以西,寬3公里,向西傾伏。北翼傾角陡,局部倒轉,南翼傾角緩。次級褶皺和斷裂發育。
-END-
采用側向擠壓爆破,可省去切割井槽;采用端部放礦,無需掘進斗穿、斗頸和進行擴漏,故可大幅度降低采準切割工程。因有專用鑿巖巷道,鑿巖和運搬可平行作業,并且有利于回采巷道巖體的穩固,還可以從根本上改善工作面通風。
落礦又稱為崩礦,是將錳礦石從礦體上分離下來,并破碎成適于運搬的塊度;運搬是將錳礦石從落礦地點(工作面)運到階段運輸水平,這一工藝包括放礦、二次破碎和裝載;地壓管理是為了采礦而控制或利用地壓所采取的相應措施。
目前地下硬巖礦山大量采用高效率大量落礦采礦方法,但是其總效率的提高卻受到底部結構放礦能力的嚴重限制。為解決這一矛盾,需要從根本上改革放礦工藝,其途徑之一就是向連續作業發展,振動放礦是實現連續作業的發展方向之一,目前該技術在我國已經廣泛應用,并取得了較好的效益。
第二次級向斜北翼氧化錳礦?露頭帶:Ⅱ礦層1.47米, Ⅲ礦層0.43米, Ⅳ礦層2.37米。礦露頭帶相比均變保
東平礦區位于廣西山字型構造弧西翼之西,為一軸向北東的復式向斜構造,西南及南部巖層受擠壓較厲害,拱起較高,向北東東傾伏,形似西南狹窄、閉合,東北方向開闊的簸箕形復式向斜和背斜。
碳酸錳礦石:為主要礦石類型,根據其結構構造及所含成分的差異可分為塊狀據湖南冶金245隊資科菱錳礦礦石和條帶狀菱錳礦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