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5-30 11:36:41
作者:世邦機器
礦床形成的某些機理及成因類型
1.錳質來源方向
從錳礦層的微量元素及硫同位素的特征及其與火山巖的關系, 目前暫時排除了錳質來自海底火山的可能,而顯示了陸相來源的標志。錳礦石破碎機和錳礦石粉碎機的工作原理相似,只不過,前者顆粒較粗后者相反。以其中錳礦層中普遍含有金紅石、鋯石、榍石、電氣石等陸源重曠物及它們白西南往北東方向減少的趨勢,錳礦層本身南自下雷向北東(湖潤、土湖、巴荷方向)、北西(壬莊、龍邦、地州方向)由厚而薄至尖滅的變化,說明錳質來源為陸源,來自西南的古陸,也就是越北古陸。
據資料記載,康滇古陸及越北古陸在晚古生代之前業已形成。且中泥盆世在越南北部地區有濱海相和瀉湖相的沉積鐵礦分布,濱海相和瀉湖相沉積代表了當時古海岸線的位置“,,也說明在泥盆紀寸越北古陸已經存在。特別是在晚泥盆世印支發生海退(缺失了琺門期沉積),陸地面積擴大,為錳質來源提供了更豐富的物質基矗所以我們認為,桂西南地區晚泥盆世沉積的陸源物質包括錳質主要來自西南方的越北古陸及西方的康液古陸。
2.錳質沉積條件
(1)就本區晚泥盆世碳酸鹽巖十分發育且古生物門類也較多的特點出發,與碳酸鹽巖分布區的氣候類比,本區應屬熱帶一亞熱帶氣候。氣溫條件不僅利于巖石的風化剝蝕也提供了低Ek和pH值,使Mn質獲得較高的溶解度而易于搬運,保證了Mn質的補給。
(2)據斯特拉霍夫研究(1969),在潮濕條件下Mn活動性增強。有運移得離大陸區更遠的趨勢,且錳趨向于富集在較細粒的陸源沉積物中。因此在晚泥盆世在離開越北古陸約100公里又具有細粒陸源特征的――硅質、泥質(炭質)、鈣質的混合沉積的下雷“盆地”相區域是錳質沉積的適宜場所。
(3)當介質偏弱堿性,水動力條件微弱,使pH值的增大呈緩慢的方式才利于Muz+與Ca的分離,形成富的菱錳礦及厚度較大的礦床,這需要有封閉條件較好的沉積盆地。
這些條件都屬于下雷一龍邦次級盆地所獨具有。它發育于狹長形的下雷一靈塘臺溝中的西南端,兩側具盆地邊緣相的扁豆狀灰巖作為障壁,使得它具有良好的封閉條件。它形成于晚泥盆世晚期第二個小旋回,晚泥盆世海退相序中一個次級旋回的底部,或小海侵的開始。在時間上恰于越北古陸缺失法門期,陸地擴大陸源物質供給豐富的時期,小的海進又利于海水對陸源物質的汲齲因此次級盆地形成的時期及小海進的相序保證了錳質的補給和汲齲含錳巖系的巖石(夾層)主要由硅質灰巖,g質灰巖、鈣質泥巖、硅質巖等組成,并含有一定的炭質反黃鐵礦,這個混合巖石組合為易富集錳質的陸源細粒相,也表現了易使Mn沉積的弱堿性還原條件。在下雷含錳巖系中的薄夾層、厚礦層、宙菱艋礦及紋層(條帶狀構造)發育特點,反映了盆地在沉積時沉積物供應均勻,雜質少,pH值的變化速度比較緩慢的沉積環境。
-END-
本區地層主要出露有上二疊統灰黑色厚層狀灰巖,下三疊統羅樓群頁巖、夾細砂巖、薄層泥質灰巖、灰巖,中三疊統百逢組含錳層系及河口組深灰色、灰色厚層灰巖。
松桃錳礦區發現較早、模規非常大的礦床是大塘坡礦床。該礦床早于1958年為我隊所發現,并由我隊開展普查、詳查評價,肯定了該礦床為一大型錳礦床。
礦體產于第四紀沖積層之下。頂板為坡積沖積土,底板為東崗嶺組灰巖礦體形態復雜,受巖溶控制,呈囊狀、不規則狀,礦體厚度0.52―9.58米,平均2,46米。
包括淺?!芭璧亍毕嗷颉芭_溝”相和淺?!芭璧亍边吘壪喑练e?!芭璧亍毕嗉啊芭_溝”相為淺海水域內較為深水的沉積,既包括了臺地邊緣水域較寬廣的盆地沉積
井下炸藥庫的單個硐室儲存炸藥為2t,壁槽為0.4t,整個炸藥庫儲存炸藥量為3天的礦山正常炸藥需要量,儲存爆破器材為10天的正常需要量。
在染色之前,卓越用清水將薄片浸濕,再滴試劑,-一般1―3滴(視薄片大小而定)。加試劑后不應有強烈氣泡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