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6-02 10:04:57
作者:世邦機器
國外一些學者主張,包體中礦物的化學成分與包體巖石的結構有關,如Boyd(1973)提出具碎斑結構的石榴石二輝橄欖巖與具粗粒緒構者相比,石榴石富Cr低Pc,斜方輝石含A1低含Cr/Cr+A1高,單斜輝石中K O高, A11VM低。Francis(1976)提出巖石結構由粗粒―粗板狀―粒狀變晶,其中的單斜輝石Al、Ti含量逐漸增加,而尖晶石中Cr+A1減少。其中粗板狀結構為變形作用韻結果。在玄武巖碎石生產線上需要用到很多的玄武巖生產設備。Brown和Pinsent(1980)認為法國中部橄欖巖包體中具特殊碎斑結構的巖石,其中的頑火輝石分子含AI:03偏高,認為屬高壓力條件的類型。上述三種情況的規律性并不一致,有的在變形結構的巖石中虧損不相容組分,有的則相反。我們認為這與在上地幔發生塑性變形時所伴隨的地質事件有關。
若伴隨的是熔融作用,則上地幔巖石逐漸虧損;若伴隨流體交代或地殼物質的摻合作用,則上地幔巖石逐漸富集不相容元素。本區包體礦物與巖石結構類型的依賴關系并不十分明顯。根據我們所作的汪清地區W037號標本(二輝橄欖巖)中斜方輝石碎斑的Mg/Mg+Pe(0.918)略高于基質中斜方輝石的該數值(0.914),推測可能在發生變形作用的同時有少量富Fc溶液的活動,致使與應力作用發生同時形成的輝石含鐵量有增加。
由此可見,在地幔所發生的事件中,熔融作用使其中的礦物逐漸虧損不相容元素,可稱為“貧化”,而流體交代使礦物富集不相容元素,可稱“富化”。若有地殼物質加入到地幔中也可導致“富化”。這兩種對立的地質作用是影響地幔橄欖巖中礦物化學成分不可忽視的因素。
-END-
橄欖石碎斑周圍主要是壓碎的細小橄欖石,其中一部分已重結晶,晶形完好,呈三聯點接觸。
超鎂鐵巖包體主要由橄欖石、斜方輝石及單斜輝石組成,其中易熔組分濃集于輝石中。因此,某些超鎂鐵巖包體富含易熔組分的一種解釋是它們中含有更多的輝石。
有的顆粒顯示有兩個方向的扭折帶,互相疊加,兩扭折帶邊界方向近于垂直。尖晶石呈圓形小顆粒狀散布于礦物間,有時可見到橄欖石中有圓形輝石。上述現象表明,巖石可能經歷過兩次變質―重結晶作用。
白頭山鈉質堿性粗面巖和堿流巖 是一次大規模的中心式火山噴發的產物,以白頭山天池為噴發中心,構成白頭山火山錐的主體。
總之,在高壓的干熔漿中單斜輝石、歪長石、石榴石等主要巨晶的結晶作用,可以使碧玄巖巖漿向霞石巖方向演化,但對巖漿成分的總影響并不十分顯著。
進行比較,本區上地幔巖除少數摯近其模擬成分外,多數為或多或少虧損易熔組分的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