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6-02 10:34:26
作者:世邦機器
上述可見:七角山組底部巖性組合及伴生的礦化類型的差異,反映了沉積環境的變遷。區內自北向南、自東向西相對地由近海岸向遠離海岸方向海水漸深,由濱海相泥砂質沉積過榷為淺海相沉積。自北東向南西,炭質成分趨吶減少,碳酸鹽巖成分增多。區內錳、鐵、磷趵富集與白云質大理巖、大理巖有關。該區磷、錳、鐵質富集方向也是自北東向南西增強。北東未見錳礦化。中部見透鏡狀白云巖,亦見錳品位較低的錳礦化。往南西形成初具規模的錳磷礦層。
受變質沉積錳礦一般分上曠層和下礦層,以上礦層為主。呈似層狀,透鏡狀產出。規模較小,長一般為82―460米,厚1―8米,寬20―50米。主要錳礦物為菱錳礦、硬錳礦、軟錳礦、黑錳礦。含Mn較低,―般13.20―30%。P在該層系錳礦中普遍富集,達0.38―8廾,一般大于1%。Si02在4.88―74.44%之叫,一般大于30%。TFe一般小于10%,西北部的熊家口錳礦點含鐵較高,理想大干17%,局部形成鐵錳曠。
本區中和司背斜兩翼所見錳帽中普遍含鋅,Zn一般為0.28―1.38九,紅安八里張家岔,Zu含量理想達3.49X。錳礦生產線上要求比較嚴格,并且錳礦生產線上有著一套很精細的生產工藝流程。錳帽中含Mn極低一般小于l0%。此類錳帽以其產出部位及形態特征來看,依然受控于七角山底部白云鈉長石英片巖及白云質灰巖中,規模甚小,長不過幾米一幾十米,厚1一l0米。產于中元古界紅安群七角山組―F段的錳礦主要為受變質地槽型沉積錳礦及由含錳巖石風化形成的錳帽。
-END-
成巖成曠之后,這一帶印支一燕山期巖漿活動劇烈。因此,礦層東部愈近溈山巖體含硫錳礦愈高,且與斷層無關。
選礦工業場地力求靠近采礦工業場地是為了縮短地面運輸距離,以使地面運輸簡化。應盡量使破碎廠原礦倉的頂部標高低于井口的標高,以便重車下行。產生粉塵的破碎車間,不僅應與入風井有不小于300m的距離,而且要在主導風向的下側。此外選廠應設在供水、供電方便的地方。
區內江口組發育,分布亦廣。以安化、溆浦、黔陽、洪江至貴州錦屏一線為界分為兩個沉積區。
開拓錳礦石方案的比較,常用類比法和方案比較法。當工程不太復雜,不涉及廠址,方案的技術優缺點十分明顯時,采取技術分析和主要工程對比,就能確定方案。如果通過這樣的比較尚不能確定方案時,則采取全面的技術經濟比較確定方案。
礦體大部份分布于背斜南西翼,斷續分布長達15公里,但曠體較奸的僅以靠近背斜北西傾伏端觀音山一帶連續長3公里,寬250―500米,為本區詳細勘探地段,共余地段斷紋分布的礦體作了地衷普查評價。
顯微鏡下可見到薔薇輝石交代菱錳曠現象。其成因,有人認為可能是原生沉積的,但多數人認為應屬原生碳酸鹽受熱力變質而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