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6-02 10:04:57
作者:世邦機器
弱虧損型包體主要是二輝橄欖巖,東北各地較普遍存在。它們的成分變化范圍較寬,賒堿金屬外,隨Mg/(Mg+∑Pe)值增加,易熔組分有逐漸減低的趨勢.但各地的具體情況不同,有的顯示此趨勢,有的則不明顯。,強虧損型包罐生要是純橄巖;方輝橄欖巖及少量貧單斜輝石的二輝橄欖巖,主要分布在吉林輝南大椅山,其次是寬甸、汪清等地。它們的成分變化范圍較窄,且隨Mg值增加,曷熔組分含量減低的趨勢較明顯。在玄武巖碎石生產線上需要用到很多的玄武巖生產設備。這說明其易熔組分含量的變化是受本身局郎熔融程度控制的,它們是受不同程度部分熔融后的霹駕濃幔樣品。
兩類虧損型包體除成分上的差異外,礦物成分也各有其特征。以代表性礦物橄欖石為例;弱虧損型的橄欖石中鎂橄欖石分子多在89―90之間,而強虧損型則大于90,理想可達93。與其全巖化學成分中Mg/(Mg+∑Pe)值彼此呼應。就虧損型包體而言,其橄欖石成分介于Foo,―,之間,而本區另一類型包體(輝石巖)的橄欖石Fo分子則小于86,多數在80―86之間。 Ctlrtcr(1970)根據對兩種巖石學特征完全不同的包體的認識,提出橄欖石成分介于Fa7和Fa.之間的一組包體呈現出殘余物的巖石學特征,而橄欖石成分介于Fa.一F8n之間的一組包體具有堆積巖和已結晶的淹體的特征。
橄欖石成分介于之間的包體很少見,他認為,這種較少見的包體代表原始地幔的橄欖石成分,它一方面經受部分熔融,形成富鎂的殘余包體;另一方面形成宦鐵的堆積相和液體派生包體。我們認為,他的這種觀點是有一定意義的。此外,斜方輝石在各類型包體中的成分特征及變化也與橄欖石類似。
-END-
重選過程都在介質中進行。重選所用介質有水、空氣、重液和懸浮液。重液是密度大于水的液體;懸浮液是水和懸浮于水中的固體顆粒組成的兩相液體。
橄欖石碎斑周圍主要是壓碎的細小橄欖石,其中一部分已重結晶,晶形完好,呈三聯點接觸。
我們這里討論的是指原生(Primary)巖漿。地質學、巖石學和高溫高壓下巖石熔融實驗已表明,原生玄武巖巖漿來源于上地幔
漢諾壩晚第三紀堿性玄武巖中的尖晶石二輝橄欖巖包體的球粒隕石標準化的稀土分配型式基本上屆平坦型。
巖漿活動期主要為晚第三紀―第四紀,噴出活動較盛期為中新世至上新世之間。晚第三紀火山主要為裂隙式噴發,第四紀主要為中心式噴發。
區內二輝橄欖巖中尖晶石的主元素含量及某些元素的比值較為恒定,但從它們的變化范圍及平均值(表3-24)而言,在地區上仍反映出一些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