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6-02 10:34:26
作者:世邦機器
錳礦的地質工作概況
湖北地礦局和冶勘所屬地質隊在1959―1960年和1970一1973年期間曾較大規模地開展了錳礦地質普查工作,到一九八O年底止,全省發現錳礦床(點)共四十余處,其中大型礦床一處(長陽古城),小型礦床七處,其余皆為曠化點。
錳礦的一般地質特征
湖北省錳礦以地臺型沉積錳礦為主,風化型錳帽礦床及受變質錳礦床次之。此三類錳礦是我省已往錳礦地質工作的主要對象。至于淋濾型錳礦、熱液型錳礦(受到一定層位的控制)和第四紀堆積錳礦,規模均小,不具工業意義。
湖北省錳礦雖生成于各個地質時期,然而具工業價值之錳礦,主要賦存在元古界紅安群、震旦系南沱組、陡山沱組,古生界奧陶系中統牯牛潭組和上古生界二疊系下統茅口組等地層中。
錳礦體產狀和形態,除淋濾成因的錳礦沿裂隙,斷裂層面呈脈狀,板狀或囊狀較為復雜外,均嚴格受含錳巖系的制約,呈層狀、似層狀、透鏡狀分布在含礦層中,其產狀與含錳地層的產狀一致。錳礦石破碎機和錳礦石粉碎機的工作原理相似,只不過,前者顆粒較粗后者相反。礦體長一般幾十米一幾百米,極少數達千米以上。厚一般為0.7―2米,大透鏡體厚大部位亦有達14―20米的。風化型錳帽下延不深,一般小于20米,非常大不超過35米。
沉積型錳礦依圍巖性質不同可分灰巖型和砂頁巖型。前者以襄陽小觀山錳礦為代表,產于奧陶系中統,后者以長陽古城錳曠為代表。相比之下,灰巖型礦石中含磷和二氧化硅低于砂頁巖型。風化型錳帽礦床分布在鄂東南大冶一嘉魚一帶,為下二疊統茅口組底部含錳巖石風化而成。受變質沉積錳礦產干元古界紅安群底部,主要分布在大別山地區。
錳礦石的自然類型分碳酸錳礦石和氧化錳礦石兩大類。原生碳酸錳礦石礦物主要為菱錳礦,次為錳方解石。氧化錳曠石又分原生和次生兩類。次生氧化錳礦石主要為錳帽礦物偏錳酸礦、軟錳礦、硬錳礦等組成。原生氧化錳礦石主要由硬錳礦組成,僅見于襄陽東津錳礦帶。錳礦石按其王要組分的不同,可劃分為錳礦石、鐵錳礦石、磷錳礦石,鐵錳礦石較普遍地存在于我省各成錳地質時期中。鐵錳組分常常伴生,當某些曠區局部地段含鐵較高時,則形成鐵錳礦石。如襄陽小觀山鐵錳礦石,含TFel4.18―24.17%。含Mnl9。
-END-
懸臂梁假說認為,錳礦石采空后需要進行破碎,錳礦石破碎設備在其中起著很大的作用,回采工作面上部尚未崩落的巖石如同一個懸臂梁,梁的重量壓在工作面的錳礦石上并形成支撐壓力。顯然懸臂梁的長度越長,支撐壓力越大。為減小支撐壓力應及時崩落圍巖(放頂),使梁的長度縮短。
礦體大部份分布于背斜南西翼,斷續分布長達15公里,但曠體較奸的僅以靠近背斜北西傾伏端觀音山一帶連續長3公里,寬250―500米,為本區詳細勘探地段,共余地段斷紋分布的礦體作了地衷普查評價。
在許多底部結構中,錳礦石要通過放礦漏斗閘門裝入礦車,閘門雖然簡單,但卻影響到運輸效率乃至全礦生產。對放礦閘門的要求是結構簡單,堅固耐用,維修方便;開啟與關閉靈活可靠,放礦安全,溜口規格與礦車規格相適應。
木圭錳礦位于大瑤山凸起南側十萬大山坳陷的東北端,為一微向南南西傾伏的向斜。由上泥盆統榴江組硅質巖及扁豆狀、條帶狀灰巖組成,向斜兩翼外圍分布著中泥盆統東崗嶺組中厚層泥質灰巖。
本類型礦床是由原生沉積含錳碳酸鹽礦床經氧化次生富集而成。為典型的錳帽型礦床,它產于含錳碳酸鹽礦床的氧化帶中。
據重礦物及其含量分布圖看,似以下雷礦區的南翼及西南部含量較多,每公斤礦樣含數十至277顆重砂礦物,而北部湖潤一帶,除內伏的21號樣含115顆重礦物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