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5-04 14:09:49
作者:世邦機器
端部放礦規律
實驗證明,端部放礦的礦巖移動規律,基本上與平面底部放礦相同。這些規律仍然可以通過放出橢球體、松動橢球體、廢石降落漏斗和放出角等概念加以簡單概括。但端部放礦體崩落錳礦石是從巷道的端部放出的,錳礦石流動受到了放出口上部待采的分條端壁及其摩擦阻力的影響,使放出橢球體的流軸(中心軸)發生偏斜,放出橢球體也發育不完全,形成-個縱向不對稱、橫向對稱的橢球體缺。不同端壁傾角的放出橢球體缺形態。
為了減少礦損失貧化,應使爆破后崩落錳礦石形態盡可能與放出橢球體缺的形態相吻合,放出橢球體缺由三部分組成,即正面廢石體體積、側上部廢石體體積和崩落的大部分錳礦石體積。通過計算放出體及內部廢石體積,可預測端部放礦理論損失貧化。由于放出條件和放出體形態十分復雜,計算只能是近似的。
脊部損失
脊部損失是指每次爆破后實際放出錳礦石量小于崩落錳礦石量,這部分礦量損失稱為脊部損失。根據位置不同,脊部損失又分為兩側脊部損失與正面脊部損失。.
根據礦巖移動規律,在端部放礦后期,廢石降落漏斗到達放礦口繼續放礦時,廢石降落漏斗下部擴展愈來愈大,放出錳礦石的貧化率愈來愈高,放出錳礦石品位也相應愈來愈低。當末了放出的錳礦石品位達到截止放礦品位時,停止放礦。此時放出角以下的錳礦石在該放礦口放不出來,相鄰幾個放礦口放礦完畢后,在每一放出口兩側均留下一部分尖脊狀的崩落錳礦石堆放不出來,這部分損失稱為兩側脊部損失。
在回采巷道正面,因受裝運設備鏟取辦度限制及廢石降落漏斗的隔絕,還有一部分錳礦石在該回采巷道內放不出來,這部分錳礦石破碎后的損失稱為正面脊部損失。采切巷道布置、結構參數與回采工藝對放礦脊部損失和貧化有直接關系。因此,要求采切巷道的布置應使爆下錳礦石層的輪廓盡可能符合放出體形態,此外,要合理選取結構參數,正確確定回采工藝。
-END-
礦石的物質組分,原生的碳酸鹽錳礦石在后期遭受氧化的情況下,有益、有害組分含量變化特征是:二價錳向高價錳的轉化過程中,易溶的鈣。鎂流失,大量的二氧化碳逸散,而穩定的硅、鋁卻伴同錳、鐵相對地富集。
湖潤礦區巡屯礦段的硅酸錳―菱錳曠相帶分布地段,巖曠層產狀平緩,斷裂構造也不強烈,也表明了硅酸錳的分布和形成與動力變質作用無明顯的關系。
湘潭錳礦礦石中藍藻化石的發現,說明本礦床的成因不僅僅是化學作用,生物作用成礦,尤以錳礦之富集與之有更密切的關系。
錳礦賦存于碳酸鹽巖與黑色炭質、硅質、泥質板巖的過渡相中,當礦體延至單一的白云巖或灰巖中,即行尖滅。
含錳層系牯牛潭組為淺海沉積的灰色、黃灰色、肉紅色層狀灰巖夾頁巖。區內坍性變化不大。該組巖層厚度一般10―19米,較厚達50米。
本礦床的碳酸錳礦,礦體呈層狀,層位固定,礦床規模大,礦層平均厚度在2米以上,較厚達11米,較薄0―0.5米,夾層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