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5-22 09:52:29
作者:世邦機器
生產過程損傷對云母損失量的影響
在開采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云母晶維損傷。1953年A.H.瑪爾闊夫教授曾論證了在生產過程中由于損傷造成的云母損失量的問題。曾用三種方法進行研究。
(1)按采出云母量和從生料到工業原料云母的出成率,對兩個用不同采礦法的礦塊的回采結果進行比較的方法。但由于在一個礦塊范圍內云母的空間分布不穩定和云母質量不穩定而不適用。
(2)試驗工作與地質推斷成果的對照法,這種方法由于地質資料的可靠性不高也不能采用。
(3)晶體“檢驗”法。晶體“檢驗”法的基本概念概括如下,直接在工作面選出100―150個云母晶體,這些晶體經過檢查登記、打上標記后投入生產過程中。云母粉加工設備有很多種,其中較常用到的就是云母粉碎機了。晶體經歷生產過程后,從云母總量中選出,根據試驗前后晶體狀態的比較,做出關于該過程由于損傷對云母損失量的影響的結論。
試樣中的晶體重量損失為這一生產過程的總損失。這里,主要不足之處是沒有考慮生料的實際組成以及晶體厚度同云母損傷程度的關系??茖W技術博土A.A.卡布斯金提出了晶體“標記”法。這個方法與晶體“檢驗”法的概念基本上相同,前者僅考慮了晶體面積與云母損傷的關系,而晶體“標記”法考慮了晶體厚度與云母損傷的關系。這極為重要,因為晶體薄片比厚片在很大程度上易受損傷。晶體“標記”法系根據每個單獨晶體在一定面積上和厚度上的損傷,用計算方法確定全部晶體損傷。
晶體“標記”法以如下的基本現象為根據:
云母晶體損傷程度取決于生產過程和在生產過程中的云母質量特征,只是當具有外部損傷時才可能有晶體的內層損傷,當“標記”晶體的數量足夠時,由于它的損傷而造成的云母損失可能代表全部投入生產過程中的云母。晶體“標記”法的實質在于如下幾點,在實驗室內將專門選擇的云母晶體試樣,全部或者部分地涂以抗水彩色油漆作為標記投入生產過程中。當采集試樣時,要用晶體輪廓圖準確地標定每個晶體的特征,注明存在的裂紋及其它破壞,稱重并測量它的厚度。在生產過程結束之后,選出“標記”晶體并重新進行仔細的分析,以確定晶體發生變化的特征。
-END-
云母紙及其制品具有很多優點。首先是厚度均勻介電強度波動范圍小,電暈起始電壓高而穩定。
曾把4號礦塊劃分為兩部分回采:一部分是為了支護4號礦塊范圍內的頂板巖石,以臨時礦柱形式保留在頂板的三角形礦石,礦塊的其余部分用BA―100型鉆機由分段平巷穿鑿扇形深孔。
非常大為650米。采礦工人勞動生產率為2.5―3米。礦石損失為回采儲量的(不包括礦柱回采)2%,貧化13.8%。
如上所述,桐油酸酐環氧膠具有許多優點,但是貯存期短,而采用鈦環氧代替桐油酸酐膠中的6101環氧樹脂和604環氧樹脂,則可保持原來膠的特點,延長貯存期。
云母一般部有很高的硬度。測定硬度的目的,在于間接地判斷具耐熱性和云母的種類和質量,如硬度小的軟金云母加熱不超過3000C就急劇膨脹和失去透明度,而硬金云母加熱至600~C,并不失去透明度,也不呈現殘余膨脹。
水力制漿系統由循環水池、高壓水泵、加料器、濃縮分級篩、水力分級器和水力制漿機等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