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6-02 10:04:57
作者:世邦機器
僅見于龍崗地區輝南大椅山和金龍頂子火山口,占該區包體總含量的10gS;以下。其個體較小,一般均小于5cm,次棱角狀至次圓狀,是研究區內分布及含量較少的一類包體。在龍崗地區,它的寄主巖是堿性橄欖玄武巖。純橄巖包體主要為細粒的板狀變晶結構,多數橄欖石重結晶為自形晶體,礦物間呈三聯點接觸,顆粒定向拉長明顯,構成較清楚的頁理。橄欖石的Fo為91.5―93,頑火輝石及透輝石特點與方輝橄欖巖中的類似,尖晶石為紅褐色含鉻較高的鉻尖晶石。
本區出現的另一個系列超鎂鐵巖包體是異剝橄欖巖―橄欖輝石巖―二輝巖。它的分布雖較前一個系列包體少(在包體總量中小于5gS),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類包體主要分布在永吉―敖漢斷褶帶的吉林汪清、伊通、雙遼等地,而中朝斷塊區北部僅吉林輝南及遼寧寬甸發現有極少量的二輝巖,未見單輝巖。在玄武巖生產線上,每項都是嚴格把關的,包括玄武巖加工設備。野外觀察,它們與二輝橄欖巖共生,其寄主巖亦為碧玄巖和堿性橄欖玄武巖。包體以橢球狀為主,個體一般較小,多為3―5cm,也有達20―30cra者,在寬甸黃椅山包體長軸非常大可達70cm。與二輝橄欖巖―方輝橄欖巖比較,這類包體總的特點是:礦物分布往往不均一,顯示斑雜構造;以火成結構為主,某些巖石兼具有變質結構的某些特征;礦物成分上,橄欖石、斜方輝石較富Fe,單斜輝石較富A1,尖晶石貧C,富A1;個別地區發現石榴石。上述特征與前述二輝橄欖巖,方輝橄欖巖在成分、結構上明顯不連續,應屬另一系列的包體。
-END-
粗粒狀結構這種結構主要見于漢諾壩及平泉駱駝峰的包體中(劉若新等,1981;從柏林等,1982),而山東地區的包體中則少見,且粒度相對要校
另外,東北地區新生代玄武巖巖類學和巖石化學變異趨勢,是以拉張作用較強的二個擴張中心帶為準的,向兩側近似對稱分布。
上地幔成分在縱向和橫向上可能的不均一性,我們在計算研究地區上地幔的近似成分時,按上述學者提出的比例,即以一份寄主巖成分和三份賦有于其中的橄欖巖包體成分,分別計算出各地點原始上地幔的可能成分或近似成分,進而用Kush~ro等(1963)提出的扣除法估算出它們的熔融程度。
前者主要是堿性橄欖玄武巖及橄欖拉斑玄武巖;后者主要是碧玄巖,并含有橄欖巖包體。玄武巖的斑晶礦物主要為橄欖石,其次為普通輝石及斜長石
巨晶的結晶對熔體演化趨勢有一定的影響,但與低壓下相比并不十分明顯。巨晶由于個體粗大,部分可用作寶石,因此對其形成條件的研究不僅具有理論意義,而且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
礦物無明顯定向伸長,顯示塊狀構造。一般認為粗粒結構是一個地區內結構類型中較早形成的,是地幔橄欖巖的原始結構類型,其它的結構類型都是疊加在此類型之上的變形―重結晶作用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