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6-24 09:30:02
作者:世邦機器
試驗研究
A.原生礦和氧化礦的選礦試驗研究
1954~1956年間,由蘇聯列寧格勒國立有用礦物機械處理科學研究設計院完成大冶鐵礦氧化礦和原生礦的選礦試驗。試驗礦樣共8個,其中氧化礦樣3個,原生礦樣5個。氧化礦樣全鐵品位42.21%~57.75%,原生礦樣全鐵品位41.50%~59.73%。
(1)氧化礦采用單一浮選法,浮選精礦為銅精礦,浮選尾礦為鐵精礦。①浮選條件。礦漿濃度固:液=1:2,磨礦細度92%一0.074 mm,浮選藥劑碳酸鈉1.5 k∥t,黑藥O.3 k∥t,水玻璃0.05 k∥t,黃藥0.15 k∥t,松油o.10 kg/t,硫化鈉o。7~o.9 kg/t。②試驗結果。銅精礦品位41.14%~18.80%,回收率47.40%~51.40%,鐵精礦品位45.50%一51.50%,回收率95.00%~97.50%。
(2)原生礦采用浮選一磁選流程,浮選精礦為銅精礦,浮選尾礦經磁選獲得鐵精礦。原礦銅品位o.236%~1.10%;銅精礦品位2.06%~11.48%,回收率72.84%一92.81%,鐵精礦品位61.35%~67.36%,回收率69.40%~86.44%。
B.混合礦的選礦試驗研究
20世紀70年代初,混合礦大量出現,原設計工藝流程不能適應礦石變化的需要。因此大冶鐵礦和武鋼礦山研究所開展了磁鐵礦一赤鐵礦一菱鐵礦共生組合的混合礦的選礦試驗研究工作,先后進行了浮選一焙燒磁癬浮選一中性焙燒、弱磁癬強磁選等實驗室試驗。1975年,長沙礦冶研究院對7種不同類型混合礦石進行了實驗室試驗研究,并于1976年提供了shp一2000型濕式強磁磁選機圖紙,由武鋼機械廠試制成樣機,于1979年9~12月在現場進行了工業試驗,為處理混合礦石提供了有利條件。
試驗內容包括浮選,浮選尾礦弱磁選和弱磁選尾礦強磁眩工業試驗按圖10.4.2一l進行,8個混合礦樣原礦品位相差較大(30.81%~53.43%),且菱鐵礦和赤鐵礦含量也波動在20.00%~50.00%范圍內,因而,弱磁選一強磁選流程的適應性較強;綜合精礦品位50.00%~61.00%,燒失后鐵品位為55.00%~62.00%,Si02含量降至3.54%~9.78%。
該項工藝1980年投人工業生產,年創經濟效益449.07萬元,1987年5月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該工藝投產后,將原生礦與混合礦的弱磁選精礦單獨作為一個產品,而把混合礦的強磁選精礦單獨作為一個產品組織生產,產品質量得到了有效地控制.燒結用料中可配入8%的強磁選精礦。在鐵礦加工中鐵礦石破碎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由于原料質量提高,方便燒結生產組織,使公司每年獲得400多萬元的經濟效益。
-END-
CTN系列單筒和CTS系列雙筒永磁磁選機:CTN系列單筒和CTS系列永磁雙筒磁選機是由撫順某某磁電設備有限責任公司生產。
該機是某某某研究院研制開發的一種永磁中強磁場磁選機,分選區表面磁感應強度達600-850-nT。該機利用磁力和重力相結合的原理,擴大了永磁磁選機選別弱磁性礦物的應用范圍。廣泛應用于假象、半假象赤鐵礦、鈦鐵礦、鏡鐵礦、錳礦,黑鎢礦等弱磁性礦物的分選,也適用于干式磨料、陶瓷、耐火材料、玻璃、水泥、制糖、食品等物料的除鐵。
重力選礦是按礦物密度差分選礦石的方法,在當代選礦方法中占有重要地位。重選的優勢在于它處理的鐵礦石礦石粒度較寬,能分選其他選礦方法無能為力的粗粒礦石。
武鋼礦山技術的進步,得益于國家的改革開放,也得益于我國選礦技術的不斷進步,得益于我國選礦設備的不斷改進和創造,它是我國選礦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
設計成自磨一球磨流程,破碎產品的最終粒度為350 mm,磨礦產品的最終粒度為一0.074$mm占65%~70%,選礦廠投資將降低約100萬元,年經營費用減少223萬元。
確定保護對象的安全距離時,應該考慮巖石移動角的偏差、勘探鉆孔的偏斜和鐵礦石礦體輪廓圈定的誤差所帶來的影響。因為巖石移動角一般是從條件類似的礦山借鑒來的,從長期實踐觀察,一個礦山的移動角本身誤差就可能達到3°,而且它是在開采以后才顯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