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5-30 11:36:41
作者:世邦機器
頂板
煤層(俗稱底煤或大煤,是區內主采煤層)及黑色炭質頁巖,含硫鐵礦(俗稱‘黑礦”),此層在錳礦區內常尖滅或變薄成煤線或成含少量炭屑及古植物碎片的粘土巖所代替。與上覆的深灰色,塊狀含錳、硅質的生物灰巖呈整合接觸。當此層尖滅時下覆的含層則直接與生物灰巖接觸。
含錳巖系在橫向上,往四周均變為淺灰色粘土質硫鐵礦(俗稱: “白曠”)或含黃鐵礦的粘土巖。在錳礦加工中錳礦石破碎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在錳礦與硫礦的變換過渡地帶一般出現錳鐵曠、含錳綠泥石菱鐵礦、含鐵綠泥石。
在同一大致相當的層位上產出了錳礦、鐵礦、硫鐵礦等不同的礦產,這究竟是同期異相的沉積產物?還是異期異相或是上下關系?目前貴州區調隊搞錳田、研究的同志認為是異期異相,而我隊對此問題認識也不盡一致,有的同志認為是同期異相,也有的同志認為,從嚴格的時間概念上來說,錳礦的沉積要早于粘土巖質硫鐵礦的沉積。
“白泥塘層”的上、下接觸關系:與上覆含錳巖系間一般都有一薄層灰綠色粘土巖,在地表和坑道內普遍可見“白泥塘層”頂面有凹凸不平的巖溶面,只是起伏的幅度不大,而在凹凸的面上卻見不到砂、礫等明顯的底蝕標志,宏觀其介面似乎很清爽,潔凈,故有時底粘土變薄,與錳礦層緊貼,形似整合接觸,不像“白泥塘層”分布區以外的地段所見;茅口灰巖與龍潭組之間有非常明顯的侵蝕間斷面,與下伏茅口灰巖的接觸。在出露。硅塊巖”的地段見有一層穩定的厚約0.5米的黑色泥巖,含豐富密集的腕足。
-END-
從以上兩個旋回來看,均由薄層灰巖到厚層灰巖之間為錳曠層,有近似的沉積規律,但前列心問沉積較為穩定,錳曠較為集中,經歷時間較長。
單一的巖相如白云巖或灰巖則不易形成錳礦層,錳礦層可橫向變為白云巖或灰巖而尖滅。錳耐沉積中心并不固定,往往隨層位變化而遷移。
硫錳礦含Mn55.69%,S37.56%,Fe2.9%;鋼灰色,半透明,他形拉狀,等軸晶系。兩種產狀:細粒者(0.04―0.2mm)呈微層狀(厚1―3mm,長數十公分);粗粒者(0.1一2mm)呈細脈浸染狀,切割早期硫錳礦。
礦山地表除采礦工業場地外,還有地面炸藥庫,炸藥庫應位于人口比較偏僻的地方,有公路或鐵路相通。選礦廠應位于坡度在10°~20°的斜坡上。廢石堆應位于遠離生活區主導風流的下風側。尾礦壩是放選礦場尾礦的地方,一般位于偏僻的山溝。
礦層厚0.2―2.28米,一般厚0.6―1.20米。具工業意義的礦層分布于含礦段的中部,剖面上呈似層狀、透鏡狀,常具尖滅再現的特征。
陸棚邊緣盆地相,屬于盆地相的一個亞相,共有三個,即宜山一南丹陸棚邊緣盆地相、柳江一鹿寨陸棚邊緣盆地相和馬山一武鳴陸棚邊緣盆地相,均位于陸棚相的邊緣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