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5-30 11:36:41
作者:世邦機器
巖性巖相對錳礦沉積作用的控制
桂西南地區晚泥盆世“盆地”相沉積一般表現為單一的沉積旋回。具有海退相序的特點。早期(大致相當于弗拉斯期)以盆地相的硅質巖為主,有含錳層發育,但一般不具工業價值。晚期(大致相當于法門期)盆地范圍有所縮減,海水變淺,除部分地區仍為盆地相外,大部分地區發育盆地邊緣相,或出現臺地相。錳礦設備用于錳礦的采礦,其中用到較多的要數錳礦破碎機和錳礦粉碎機了。唯龍邦、下雷,潤湖一帶的晚泥盆世沉積較為特殊,由一個半旋回組成,它與連續沉積的卜石炭統底部真層組成兩個完整的沉積旋回,錄個旋回均由部“盆地”相和上部“盆地”邊緣相組成,兩個旋回的“盆地”相均含錳質,但差別很大。
前列(早期)旋回的“盆地”相雖含錳但僅形成含錳泥巖或含錳硅質巖,第二(晚期)旋回的“盆地”相錳質富集形成具工業價值的碳酸錳礦層。這在下雷、湖潤及龍邦、地州、壬莊等錳礦較發育的地段均可對比。 造成此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較復雜的,主要有:
(1)述晚泥盆世晚期具有良好封閉條件的“海盆”,尤以狹長槽狀的臺溝更有利。
(2)晚泥盆世印支半島缺失法門期沉積,陸地面積擴大,為錳質來源提供更/、闊的陸源基地。
(3)但主要的是:第二旋回與錳礦伴生的圍巖主要為硅質泥巖、鈣質泥巖、泥質灰巖、硅質灰巖及硅質巖等巖石組合為主,并含有較多的炭質和黃鐵礦,它反映了當時介質的性質比單純的硅質巖沉積的環境更偏于堿性,而利于碳酸錳的沉淀,所以錳礦層的形成受控于一定相環境中具有弱堿性的譴質、泥質、鈣質的混合巖性。
-END-
礦體呈不規則的似層狀,大小不等;一般厚數十厘米至十幾米,主要礦物為硬錳礦和軟錳礦,其次為含錳褐鐵礦;曠石具明顯的腎狀、豆鮞狀,葡萄狀、蜂窩狀、五片狀和不規則的致密塊屑狀等次生結構
碳酸錳礦石,受原生沉積與次生氧化的影響,其富集有一定的規律性,即向斜區礦石晶位高于單斜區礦石品位,淺部礦石品位高于深部。
合理的放礦方案應滿足損失貧化少,強度大與地壓小等要求。選擇時應根據礦體的傾角、厚度以及崩落礦巖的塊度和相鄰采場的情況等因素綜合考慮。生產中要求盡量減少錳礦石與廢石接觸面數,盡量降低側邊接觸面的廢石混入率。
礦石的物質組分,原生的碳酸鹽錳礦石在后期遭受氧化的情況下,有益、有害組分含量變化特征是:二價錳向高價錳的轉化過程中,易溶的鈣。鎂流失,大量的二氧化碳逸散,而穩定的硅、鋁卻伴同錳、鐵相對地富集。
主要是產于地臺內部或古陸邊緣坳陷帶的錳礦,儲量約占中國錳礦的百分之九―卜,主要為震旦紀、泥盆紀、二疊紀和三疊紀四個時期的錳礦。
伴生有益組份(或元素)含量:根據大型光譜及普通光譜分析,僅Co、Re,U真含量接近綜合利用指標,Co 0.004》6―0.024%,Re<0.0001%,Ba<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