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5-28 09:55:28
作者:世邦機器
當煤粉濃度很高時,輻射的熱量幾乎完全被煤粉氣流所吸收這時煤粉氣流的升溫速度僅由氣流的外部加熱表面面積(一般不變)控制,與顆粒的粒徑無關,著火只受熱解和揮發分的燃燒控制,只要有足夠的時間達到揮發分著火濃度極限和著火溫度,著火即可以發生。Hertzberg的試驗和Zhang[15]的理論分析的結論正是如此。在滴管爐中著火時間有限,高濃度時需要提高加熱溫度來縮短加熱時間,因而在一定的濃度下所測的著火溫度有所上升。另外,煤粉濃度相同時,小顆粒的總表面積大,輻射受熱快,更早進入熱解和揮發分燃燒的控制狀態。
綜合上述對煤粉濃度影響的分析,可以看出,理想煤粉濃度是由傳熱和均相反應機理共同控制的,而均相著火機理顯得更重要。煤粉制備需要一套很嚴密的煤粉制備系統。在理想煤粉濃度之前,著火主要受加熱過程控制,而在此之后則受熱解控制,這才決定了理想煤粉濃度與粒徑關系不大,理想煤粉濃度附近著火溫度出現低平段,在理想煤粉濃度之后粒徑的影響并不大,在熱負荷較小的滴管爐中,這些現象的出現證明,在理想煤粉濃度附近和以后著火是均相的。
下面對煤粉粒徑和著火方式的關系進行研究。著火初期相同的爐內位置揮發分消耗少而固定碳消耗多,這表明小粒度煤粉氣流更傾向于發生多相著火和燃燒。這是因為在相同的煤粉濃度下,粒度小,則煤粉氣流升溫速度快,顆粒加熱速度也快,因而易于發生多相燃燒;粒徑大升溫慢,顆粒有較長的時間析出揮發分,更易于發生均相燃燒。在煤粉顆粒群著火的非穩態數學模型研究中,也計算了煤粉粒徑對著火時間的影響。
粒徑越大,著火時間越長,臨界煤粉濃度越低,這是因為外界加熱條件一定時,顆粒越小,其升溫速度越快,則顆粒群著火時間越短,而顆粒的升溫速度越快,其發生多相著火的趨勢就越明顯。但是,隨著煤粉粒徑的減少(1/D增大),著火時間是成直線減少的。
-END-
另外,由于當一次風速設定為20m/s時,所選一次風率為20%,因此,各個工況下的一次風率(%)等于該工況下一次風速的設定值。
應當精確地了解加熱的時間及熱解的時間和溫度。而且特別重要的是不要假定揮發分的數量(即顆粒的失重)會等于煤和炭的工業分析揮發分含量的差值。
撞擊塊后,煤粉顆粒因反彈而轉向。由于顆粒慣性遠大于空氣,因而煤粉在濃側聚集而實現煤粉的濃淡分離。該分離器的分離效果隨撞擊塊高度的變化而變化。
在鍋爐效率和發電效率方面我們也存在較大的差距。例如,我國現有40多萬臺燃煤工業鍋爐,其平均熱效率不超過60%,它消耗每年煤產量的1/3;13萬多臺燃煤工業窯爐的平均熱效率僅20%~30%,每年消耗15%的煤產量,民用爐灶的熱效率更低,電站鍋爐的平均熱效率可達90%
著火特征溫度的確定方法,目前尚未統一。Wall rT等人將沉降爐壁溫以恒定的速率由200℃升至1000℃,把煤粉開始出現火星,同時O和CO等氣體組分出現躍變時對應的爐壁溫度,作為著火特征溫度。
鍋爐爐膛是一個相當大的空間,燃燒器噴口面積不足爐膛截面積的1%,因此可以近似地把由燃燒器噴射到爐膛空間去的氣流視為自由射流來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