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5-26 10:10:35
作者:世邦機器
煤的著火機制
研究報告口引,然而直到20世紀60年代以后,對著火機制的認識才有較大進展。
著火機制是人們長期爭論的焦點問題之一。Faraday和Lyell的報告中提出了均相著火的機制,即認為煤的著火總是在氣相中發生的,煤粒受熱后先釋放揮發分,這些揮發分與氧混合后在一定的條件下著火,然后迅速燃燒,產生的熱量使煤焦加熱、著火、燃燒直至固定碳燃荊這一理論可以成功地解釋固定床的燃燒,因而流行了長達一個世紀。
1912年,WheelerD73也是在礦井爆炸的研究中發現,在緩慢燃燒時,煤是按均相著火方式進行的,而在爆炸燃燒時,則可能是由表面燃燒開始的,并因此提出了多相著火(或非均相著火)的概念。但直到20世紀60年代中期,Howard和Essenhigh[s3才較早用實驗證實了這一著火機制。煤粉設備有很多種,比如我們所熟知的煤粉機就是其中比較重要的一種。此后,Thomas等m3采用高速攝影的方法為多相著火提供了更為直接NiiEN。目前這兩種著火機制已為人們所普遍接受呦],但在特定條件下,究竟出現何種著火方式,則取決于具體條件。文獻[21]中給出了一張典型煙煤的著火方式圖譜(如圖3?18),該圖譜描述了著火方式與顆粒加熱速度、粒徑的關系。從圖中可以看出,當加熱速度低、粒徑大時,著火是均相的;當加熱速度高、粒徑小時,著火是非均相的;而在大的加熱速度下,對于所有粒徑,都是均相多相聯合著火方式。事實上,影響著火的因素很多,除了加熱速度和煤粉粒徑外,還有煤種、煤質特性(特別是揮發分的含量、組成及其特性)、環境氧濃度、加熱條件、流動特性、煤粉顆粒間的相互影響等。
-END-
為了研究有再循環的系統,在IFRF的燃燒室中,反應物的進口速度就像在工業化裝置中那樣,至少比在無循環燃燒中所能達到的數值大一個數量級。
燃盡特性,對單一顯微組分進行的研究表明,殼質組和鏡質組易于燃燒,而惰質組則較難燃燒。也有研究表明,同一種煤的鏡質組與絲質組的燃盡特性有較大差別,不同煤種鏡質組的燃盡特性與其煤化程度有關,而殼質組由于在燃燒過程中有較多的炭黑生成而表現出較低的平均表面反應速率。
選擇了用炭的干燥無灰基工業分析揮發分份額與碳化溫度的關系線圖;文獻將在900℃和在給定碳化溫度下煤的失重的差值與碳化溫度作圖,用以表示試驗結果與900℃這一任意選定的溫度下煤的熱解特性的關系。
另一方面,速度比優對濃度的衰減也有較大的影響。優越大伴隨流中心濃度的衰減越快,因為這時速度相差大,混合好,擴散快,能及時給已著火的煤粉供給足夠的空氣,對于褐煤和煙煤的燃燒是有利的。
對燃燒機理因子對燃盡特性的影響進行了討論。所謂機理因子是用以區分顆粒表面的反應產物的。
鈍體尾跡恢復區是一個過渡區,煤粉氣流繞流鈍體后,被分開的兩股射流在這里會合,合并成一股大射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