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5-29 10:25:36
作者:世邦機器
建筑垃圾三化處理目標應以完善的法律(法規)為保障,以全面、細化的標準(規范)為依據,通過建立全過程管理的機制,市場化的運作體系得以實現。具體分析及對策如下:
①完善法律、法規,應制定建筑垃圾處理及資源化再生利用的法律,將建筑垃圾全過程處理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下來,引導和鼓勵建筑垃圾源頭減量和資源化處理。凡利用垃圾生產出的材料和產品,國家應在稅收政策上給予優惠。
②編制行業技術規范和標準,目前,建設部正委托上海環境衛生設計院等單位編寫“建筑垃圾處理技術規范”。在此基礎上,還可進一步細化建筑垃圾收運、中轉、資源化處理和衛生填埋場等各個環節的技術規范,并針對不同的新型再生材料制定相應的產品標準,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建筑垃圾處理類的系列標準規范。
③實現市場規范和政府監管,建設施工單位、運輸單位、資源利用單位和消納處置單位是市場的主體。各企業應遵紀守法,按規定辦理申報手續,規范運作。同時,充分認識到建筑垃圾處理的公益性,應堅持社會效益非常大化、經濟效益合理化的原則。政府也應做好監管工作,市場監管應遵循“市場準入、市場選擇、市場規范、嚴格執法”等原則,建筑垃圾粉碎機械保證建筑垃圾全過程處理的落實。
④加強宣傳,建筑垃圾回收設備提高建筑垃圾全程管理的意識實現建筑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是將建筑垃圾管理由過去的清運+填埋的“末端”處理,擴大到生產、流通、消費、收集和處理的整個過程。應通過宣傳使“全程管理”的觀念深入人心,通過群眾配合監督,從而緊扣建筑垃圾全程管理各個環節,使得建筑垃圾處理有序進行。
隨著社會對建筑垃圾問題的重視,我國的建筑垃圾處理將向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的目標不斷邁進。這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任務,通過政府的正確引導,適當扶持,全民的積極參與、監督實施,必將逐步實現這一目標。
-END-
混凝土作為非常大宗的建筑材料,其生產需要大量的天然砂石骨料。每生產1m3混凝土大約需要1700-2000kg的砂石骨料。
廢舊道路水泥混凝土的再生利用,在20世紀40年代中期,人們常用混凝土再生骨料鋪筑道路的穩定和非穩定基層。
如表面積假說適用于破碎比較大的操作與劈碎現象的解釋,但由于其原始功(破碎單位體積所消耗的功)及粉碎后建筑垃圾新生成的表面積是較難確定的,同時由于建筑垃圾的塊度不均,所以該假說的應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建筑垃圾顆粒整形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抗凍性能,建筑垃圾顆粒整形再生粗骨料全取代時,混凝土的質量損失率比普通混凝土大,但取代率為40%、70%時的質量損失率已與天然粗骨料接近。
保證建筑物的質量和耐久性,減少本來不該要的維修和重建工作,就是減少了建筑垃圾產生的可能性。
目前,我國建筑垃圾最終處置以回填為主。絕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經處理,直接運往郊外或鄉村,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