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生態環境部印發《2018-2019年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強化督查方案》中安排,8月20日起,生態環境部將對“2+26”城市、汾渭平原11城市開展新一輪全面督查,排查范圍為工業爐窯、礦山治理、小火電淘汰、“公轉鐵”落實、揚塵治理及秸桿焚燒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以問題為導向督促各項任務及措施落實到位。
本次強化督查從2018年6月11日開始,分三個階段實行,持續到2019年4月28日結束。
生態環境部將對“2+26”城市總體安排200個左右的督查組,汾渭平原11個城市總體安排90個左右的督查組,每個督查組由3人組成,主要從地方環保系統和生態環境部直屬單位抽調。
前列階段有200多個督查組,每組3-4人;第二、三階段有290多個督查組,每組3-4人;還預留了100多個特別機動組,因此此次強化督查共動用約1.8萬人(次)。
(一)前列階段:2018年6月11日至2018年8月5日,共4個輪次。對“2+26”城市“散亂污”企業整治、燃煤鍋爐淘汰、部督辦問題整改以及《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規定的其他措施落實情況開展“回頭看”。梳理熱點網格、群眾投訴舉報,重點發現新的涉氣問題。
(二)第二階段:2018年8月20日至2018年11月11日,共6個輪次。對“2+26”城市、汾渭平原11城市開展全面督查,排查工業爐窯、礦山治理、小火電淘汰、“公轉鐵”落實、揚塵治理及秸桿焚燒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以問題為導向督促各項任務及措施落實到位。
(三)第三階段:2018年11月12日至2019年4月28日,共11個輪次。重點督促“2+26”城市、汾渭平原11城市、長三角地區落實秋冬季減排措施,排查錯峰生產及重污染天氣各項應對措施落實情況。
每個督查組現場督查2周,共安排21輪次督查。
(一)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石家莊(含辛集)、唐山、保定(含定州)、廊坊、滄州、衡水、邯鄲、邢臺市,山西省太原、陽泉、長治、晉城市,山東省濟南、淄博、聊城、德州、濱州、濟寧、菏澤市,河南省鄭州(含鞏義)、新鄉(含長垣)、鶴壁、安陽(含滑縣)、焦作(含濟源)、濮陽、開封市(含蘭考)(以下簡稱“2+26”城市)。
(二)汾渭平原11城市:山西省呂梁、晉中、臨汾、運城市,河南省洛陽、三門峽市,陜西省西安、咸陽、寶雞、銅川、渭南市以及楊凌示范區。
(三)長三角地區: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
突出重點區域、重點時段和重點領域,圍繞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和用地結構四項重點任務,督促重點區域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落實各項任務及措施,按期完成攻堅任務。
是否根據產業政策、產業布局規劃,以及土地、環保、質量、安全、能耗等要求,制定“散亂污”企業整治方案及標準;是否按照“先停后治”的原則,實施分類處置;是否按要求完成整改;是否存在清單外的“散亂污”企業;是否存在已取締“散亂污”企業死灰復燃情況。
排查涉氣工業企業環保設施安裝、運行及達標排放情況。重點檢查污染防治設施是否按要求建設;是否存在不正常運行污染防治設施、超標排放、以逃避現場檢查為目的臨時停產、非緊急情況下開啟應急排放通道等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大氣污染物行為;
重點區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揮發性有機物(VOCs)是否全面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是否對鋼鐵、建材、有色、火電、焦化、鑄造等重點行業及燃煤鍋爐無組織排放情況采取有效管控措施;是否對物料(含廢渣)運輸、裝卸、儲存、轉移和工藝過程等無組織排放實施深度治理。
是否制定工業爐窯綜合整治實施方案,并開展拉網式排查工作;是否淘汰不達標工業爐窯;是否淘汰熱電聯產供熱管網覆蓋范圍內的燃煤加熱、烘干爐(窯);是否按要求淘汰關停環保、能耗、安全等不達標的30萬千瓦以下燃煤發電機組。
是否制定本年度清潔取暖及燃煤替代清單,以鄉鎮(街道)為單位,逐村入戶抽查各項工作落實情況;列入清單的鄉鎮(街道)是否按要求杜絕散煤燃燒;對照上年度清單,抽查已完成清潔取暖或燃煤替代的地區是否存在散煤復燒的情況。
是否存在未嚴格按要求淘汰、改造燃煤鍋爐情況;淘汰類燃煤鍋爐須拆除煙囪或物理截斷煙道,不具備復產條件;改造類燃煤鍋爐須確保正常運行治污設施、達標排放。
是否對運輸結構及運輸方式進行調整,2018年年底前,重點區域沿海主要港口,包括天津港、唐山港、黃驊港等煤炭集港須改由鐵路或水路運輸;新、改、擴建涉及大宗物料運輸的建設項目,原則上不得采用公路運輸。
是否對污染環境、破壞生態、亂采濫挖的露天礦山依法予以關閉;是否對污染治理不達標的露天礦山依法責令停產整治;是否存在拒不停產或未完成整治,擅自恢復生產的情況;是否對責任主體滅失的露天礦山進行修復、減塵抑塵;是否存在重點區域新建露天礦山建設項目的情況。
建筑施工工地是否采取工地周邊圍擋、物料堆放覆蓋、土方開挖濕法作業、路面硬化、出入車輛清洗、渣土車輛密閉運輸“六個百分之百”措施;是否安裝在線監測和視頻監控,并與當地有關主管部門聯網。
是否履行秸稈禁燒主體責任,是否建立網格化監管制度;尤其是夏收及秋收階段,是否存在秸稈焚燒情況。
是否按要求制定“一企一策”的采暖季錯峰生產方案,實施差別化管理;對照清單及方案,檢查相關企業是否按要求進行限產、停產;企業未按期完成治理改造任務的,是否納入當地錯峰生產方案,實施停產;未列入管理清單的工業爐窯,是否納入秋冬季錯峰生產方案。
重污染天氣應急啟動期間,是否按照當地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要求,及時發布相應級別預警,啟動應急預案;各城市是否制定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項目清單,各企業(單位)是否按照預案要求落實減排措施。
生態環境部適時將“12369”電話、微信舉報、來信來訪投訴等案件,作為督辦問題交相關地方政府辦理,并對辦理結果進行核查,督促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
根據打贏藍天保衛戰工作要求,將視情況調整督查內容,并督促落實相關任務措施。
(一)統一調度指揮。生態環境部專項督查辦公室(以下簡稱專項辦)統一負責指揮、調度、協調強化督查工作。
(二)開展精細排查。對“2+26”城市、汾渭平原11城市各縣(市、區)開展駐點督查,緊盯問題排查。對長三角地區4省市派特別行動組,采取機動式督查,確保問題排查到位。
(三)及時交辦問題。排查發現的問題,由專項辦審核后,才有下發電子督辦單的方式,前列時間向各城市推送,增強交辦時效性。每輪次督查結束后,統一匯總后印發正式督辦函,送各相關市(縣、區)人民政府、管委會,抄送各相關省份人民政府及環保廳(局)。
(四)核查整改情況。每兩輪督查結束后,安排一周時間,由督查組對之前交辦問題進行核查,確保按期整改到位。
(五)實施公開約談。根據督查情況,對工業企業環境違法問題集中、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整體推進不力、責任落實不到位且大氣污染問題十分突出的城市,進行掛牌督辦或公開約談。
(六)嚴肅量化問責。針對大氣污染嚴重、重污染天氣頻發、環境質量改善達不到時序進度甚至惡化的城市,適時開展中央環保專項督察。第二階段起,生態環境部將就污染防治攻堅戰各專項行動,統籌制定量化問責辦法,完善細則,嚴格實施。
在本輪督查過程中,將結合環保督察回頭看,對各地的環境違法企業、督察整改不力,甚至“表面整改、假裝整改、敷衍整改”等生態環保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重拳打擊“一刀切”、懶政、惰政行為和督察整改中的消極應付和疏于擔當,以及亂監管、軟監管、瞎治理等問題,扎扎實實推動中央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
(一)檢查企業環評手續是否辦齊。否則這叫未批先建,將被罰款、停產。
(二)檢查環保“三同時”驗收是否通過。否則屬于久投未驗,將被罰款。
(三)檢查污染排放濃度和污染物排放總量。污染物總量和污染物濃度是有區別的,如果污染排放濃度不超標,但是污染物排放總量超了,那就趕緊查查究竟是總量核算少了,還是產能增加了?
(四)檢查在線監測儀,看一看日均數據是否超標。記住,不能對監控數據動手腳。有個罪名叫“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就是專門懲罰這類犯罪。
(五)檢查污染治理設施是否正常運行。
(六)檢查危險廢棄物是否有依法處置。查一查有沒有非法排放、傾倒、處置危險物,或者向無經營許可或者超出經營許可范圍的單位或個人提供或者委托其收集、貯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
(七)檢查是否有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有預案有沒有備案!有備案有沒有演練!
(八)檢查是否按時完成年度排污申報工作。這是義務,也是可以處罰的,另外查查有沒有領排污許可證!
(九)檢查是否報送環境統計信息。信用評價的事兒你知道嗎?一旦上了黑名單,投標、貸款……將被限制。
(十)檢查是否有排污稅遲繳、欠繳、不肯繳行為。2018年1月1日起,我國首部“綠色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開始實施,對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噪聲四類污染物,過去由環保部門征收排污費,現在改為由稅務部門征收環保稅。
(十一)檢查是否有進行環境信息公開?!镀髽I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辦法》2015年1月1日起施行了,社會公眾也在盯著你喲。如果你們家是上市公司,證監會與環保部6月12日簽署了《關于共同開展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工作的合作協議》,將完善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制度,督促上市公司履行信披義務、落實環保責任,建議也了解一下。
(十二)末了檢查是否有環保管理制度,有沒具體人負責。企業根據國家有關法規標準和自身生產經營的特性,形成系統性的管理制度,采取科學有效的管理方法或管理技術,對因企業活動而可能導致的環境破壞與環境污染問題進行有效的控制,以達到環境保護目的。
——END——